欢迎访问陕西省教育工会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组织机构
陕西省教育工会
基层工会组织
工运理论研究会
经费审查委员会
女教职工委员会
工会要闻
高校动态
普教动态
民主管理
教职代会
民主评议
校务公开
其他
资料汇编
法律法规
工会文件
资料下载
工运研究
研究会机构
活动信息
调研报告
文章选登
光荣榜
先进风采
其他栏目
光荣榜
先进风采
排行榜
呵护视力 拥抱未来 --...
陕西科普使者走进贫困县公益...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召开一届三...
做专业护理 建人文医院——...
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基层工...
陕西省总工会举办“送文化”...
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省...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召开一届二...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陈建树...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举办庆祝国...
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检查西...
陕铁院工会干部学习十九大报...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来陕送温...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领导莅临西...
十九大代表白芝勇来陕铁职院...
先进风采
您现在所在位首页 >
先进风采
> > 正文
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安科技大学文虎教授先进事迹
时间:2015/4/23 20:57:56 来源:省教育工会 点击:
620
文虎,男, 1972年11月生,教授,2003年获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西部煤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劳动保护学会防灭火专业委员会、西安纳米科技学会理事,西安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
文虎教授忠诚党的教育和科技事业,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集体,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国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领域具有影响的、产学研成果卓著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矿山安全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在煤矿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
1.
长期从事一线教学与科研工作,以科研实践促进和提高安全技术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文虎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都超额完成工作量,并紧密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先后讲授了安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灾害学、化工安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灰色系统理论、专业英语等课程。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把最新科研成果融于教学之中,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常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到现场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能独立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
2.
捐资10万元倡议筹建“徐精彩奖学金”,积极参与奖学金管理和组织评审,设立徐精彩基金,筹集资金300多万元。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著名煤矿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西安科技大学徐精彩教授“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2006年5月,文虎教授倡议并捐资10万元建立了“徐精彩奖学金”,起草倡议书,编写奖学金章程,并积极倡导设立了徐精彩基金,先后投入并筹集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推动煤炭科技进步,提高矿山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2006年至今,已组织了九届奖学金的评审工作,评出热爱煤炭科学、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和本科生190余名,发放奖学金50万多元。
3.
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突破,推动了煤矿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技术发展,巩固了我国在煤层火灾防治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建立了科学的煤自然发火实验新方法,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装煤量15吨的特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首次真实地模拟了煤自然发火、绝氧降温和供风复燃的全过程,摸清了煤自燃、熄灭和复燃特性及规律。
发现了煤自然发火过程中的八个特征温度及其判定依据,运用实验与现场参数采集技术的对接,实现了煤自燃孕育时段的准确识别,解决了应用指标气体量化识别煤层隐蔽火灾温度的世界性难题。
基于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结合煤自燃隐患区域发展进程及空间位置转移的数值实验,实现了发火隐患位置、温度和发火时间的量化识别,使煤自燃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得到实质性突破。
研制开发了新型胶体防灭火材料、工艺和配套设备,创建了煤层火灾多功能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促进了灌浆和胶体防灭火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矿井防灭火装备的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研发出矿山应急救援可视化指挥系统,首次实现了煤矿井下救灾过程中音、视频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存贮,为煤矿救灾决策提供了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
4.
着力培养和打造科研队伍,建立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作为西安科技大学煤层火灾防治技术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以科研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和打造研究队伍,培养高层次防灭火专业技术人才,强化科研队伍的理论基础和现场实践经验,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煤矿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技术发展,在煤火灾害防治、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成立了煤层火灾防治的专业化实体,保证科研团队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于2009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创新团队的评审。
带领团队主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赴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90余人次;先后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德国弗莱贝格矿业大学、美国密兹根科技大学、奥地利格拉科技大学开展了科研合作,与国内外300多家煤炭企业进行了科技攻关;为陕西省煤矿总工程师培训班及陕煤、神华、山东能源等集团公司进行了百余次矿井防灭火技术讲座,与千余家煤矿开展了技术交流。
完成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霍英东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企业合作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42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获得孙越崎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调研成果奖、国家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会诊突出贡献奖、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合作奖、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
5.
积极推广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长期深入煤矿生产一线,为企业救灾解难,造创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虎教授积极向煤矿现场推广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了矿井防灭火工程解决方案、新型胶体防灭火材料和系统装备、灭火钻孔施工机具、矿山救援可视化指挥装置等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实现产值1.6亿元。
十多年来,长期深入煤矿生产一线,年均在现场科研工作时间达240天以上,参与扑灭了陕西、山西、内蒙、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河北等全国15个省百余家煤矿企业的160多次火灾,从火区撤出10多亿元的设备,解放冻结煤量3000多万吨,创产值60多亿元。
科研成果出口至俄罗斯、澳大利亚、孟加拉等国,创外汇51.1万美元,成功解放了孟加拉BARAPUKURIA煤矿着火封闭的采煤工作面,撤出1200万美元的设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孟加拉政府、煤矿企业和主流媒体的高度赞扬。
近几年,文虎教授还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宁夏汝箕沟、内蒙乌达、四川攀技花、新疆阿克苏、艾维尔沟、鄂尔多斯等煤田火灾治理项目,熄灭火区45000m2,控制近150万m2,减少煤炭烧失5000多万吨,减轻了火区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宝贵的煤炭资源,保证了火区周边矿井的安全生产。
2005年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执行国务院第81次常委会决定,在陕西铜川、韩城矿务局等国家重点监控的煤矿企业中,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煤矿安全技术“会诊”,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做出了贡献。
6.
情系煤矿安全事业,忘我工作,不畏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危险,为煤矿防灭火救灾奋不顾身。
文虎教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长期活跃在煤矿生产一线,每年在现场的时间都超过200多天,节假日也多次赴煤矿指导防灭火工作,1998年刚过大年初三就到现场灭火,1999年大年初一仍在井下工作,2001年大年初二即离家去河南灭火,2003年年三十才从现场灭完火回到家,2006年大年三十刚从河北某矿指导灭火回家,年初五即返回该矿继续工作。
在陕西韩城灭火时,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与救护员一起进入灾区探查,掌握一手资料,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彻底熄灭火区,消除了瓦斯爆炸隐患,安全恢复了矿井生产。在河南义马灭火时,在冒着浓烟、明火的巷道里和救护队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扑灭了煤层火灾。在山东兖州局灭火时,连续在井下工作近40小时,直到灭火工作正常,火势得以控制才上井,现场领导和工人深受感动,被矿上授予“名誉矿工”。
在孟加拉国BARAPUKURIA煤矿灭火时,多次在井下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与现场人员艰苦奋战30余日,在无比恶劣的环境下,安全撤出了1110工作面的全部设备,巴矿总经理沙迪克评论,“1110工作面的拆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的成功是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英国IMC公司的托尼说,“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在如此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完成1110工作面的启封和设备回收,中国的采矿安全技术和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钦佩”,孟国《每日星报》、《独立报》评论说,“中国的采矿和防灭火技术是先进的”、“孟加拉人民应该向每一位参与启封工程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尽管文虎教授为国家的煤矿安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并没有就此停步,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寻找突破口,为自己树立起新的科技攻关目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管理入口
主办:陕西省教育工会委员会 地址: 西安市玉祥门里莲湖路389号 邮编: 710003
邮箱:sxsjygh@tom.com 电话: 029-87329785
陕ICP备14013016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技术支持:
创亿成信息科技
关闭
公示
详情 >